如虚如实说|量子计算机的诞生,从爱因斯坦的错误开始
202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三位量子计算机学家: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约翰·克拉克(John Clarke,1942年—)、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的米歇尔·德沃雷特(Michel H. Devoret,1953年—)、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的约翰·
202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三位量子计算机学家: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约翰·克拉克(John Clarke,1942年—)、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的米歇尔·德沃雷特(Michel H. Devoret,1953年—)、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的约翰·
当地时间10月30日,美国政府将2026财年的难民接收上限大幅削减至7500人,创历史新低,其中大部分配额将优先分给南非白人。
布达佩斯,这座被誉为“多瑙河上的巴黎”的城市,在美好年代(Belle Époque)的烙印下,孕育了多位改变人类文明的科学巨匠,他们被称为来自“布达佩斯的火星人”。在参加量子多体国际会议之际,作者探访了一所“火星人”的中学,在中学老师们的介绍下,更加切身地了解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理查德·费曼曾著名地说道:“我想我可以相当有把握地说——没有人真正理解量子力学。” 长久以来,人们一直怀抱希望,盼望某种新的诠释能够让量子理论变得直观而合理。例如,“多世界假说”认为宇宙在不断分裂成无数个新世界,而每一个世界都包含一个我们的复
维格纳深刻认识到对称性之于物理学的意义,对发展群论的量子力学应用做出了突出贡献;特别地,他的工作解释了为什么群论应用于量子力学会比应用于经典力学能得到更多的结果。1925年维格纳甫一出道即提出量子能级必有自然宽度,其硬性假设的关系式τ∆ε=h后来被当作能量—时
站在21世纪科学发展的十字路口,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愈发凸显:我们真的能观测到所有吗?科学有没有尽头?这个问题不仅触及人类认知的边界,更关乎我们对宇宙本质的理解。从量子力学的诡异现象到暗物质的神秘存在,从多元宇宙的理论构想到意识与物质的深层关系,当代科学正在不断挑
混沌量子系统的普适性是现代物理学中最引人深思的现象之一,它揭示了看似复杂无序的量子系统中隐藏的深层规律。在经典力学中,混沌系统表现出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和长期不可预测性,然而当这些系统过渡到量子力学描述时,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限制了相空间中轨道的概念,混沌的经